查看原文
其他

母亲影展观影笔记② | 第一轮“二次分娩”《The River》《千年虫》| 庄炜+吴文光

草场地工作站 草场地工作B站 2022-07-15

2



母亲影展观影笔记




要目

庄炜:创作之美感

吴文光:再生



The River作者:许雅婷


作者的话


The River是一部歷時兩年的實驗片電影。此片,隨創作者的改變而成長,創作者將自身當作創作素材,自拍、投影、留存羊水手沖底片…等,用各種方式詮釋自己經歷懷孕至分娩的過程,感受母體因孕育的改變,她用最私密的語彙,以孕育萬物的水為意象,揭露這段歷程裡不斷拉扯的痛與傷。


作者简介


許雅婷,1983年生於臺北,2009年芝加哥藝術學院電影錄像新媒體研究所碩士畢業。她從紀錄真實找到無窮的創作養分,悠游於各形式的創作,橫跨劇情、紀錄、實驗電影,以影像為媒材,從人性視角深刻描繪當代重要議題,直指時代問題核心,她更以敘事為其特長,投身影像工作,經歷觸角擴及導演、編劇、剪輯、影視教育等職位。



千年虫作者:杨宇烨


作者的话


网络百科对于千年虫的定义是:在跨世纪之际,计算机运算时一种程序处理日期上的Bug,它会引发各种系统的功能絮乱甚至崩溃。我与母亲来自不同的世代,从千禧一代即我出生的世代开始回忆,她帮助我完善记忆中的细节,我也探索她过去的生活,并尝试修复过去那段共同沉默的时光。


作者简介


杨宇烨,男,2001.1.19,目前大三在读,编导专业。这是我创作的第二部非虚构作品,第一部是关于我的同性恋朋友的自述,其余作品大多是实验短片。




观影笔记



创作之美感



文:庄炜


在创作中,美感,或者说理想化的处理方式,可以带来什么?

 

在昨晚放映的两部影片中,我看到了他们的影调与声音设计有着奇妙的相通之处,在我看来,这些处理都是作者试图在处理真实感与美感之间的平衡。

 

或许可以先提出这个问题,两部片子的真实感从哪来。

 

《The River》直视分娩状态的自己,直视自己被占据/被改变的身体,这带来了一种真实。

 

《千年虫》的对话与老照片充满了对私人与家庭过去的自我暴露,这带来一种真实。这些袒露都是真实影像迫切需要的作者的勇气。

 

在真实记录的基础上,许雅婷导演带领着观众凝视婴儿的B超影像,凝视自己的身体,凝视月光下的河水影像。她把自己分娩的体感与想象的羊水中蜷缩的体感连接在一起,带来一种新的理解——分娩,就是母亲与孩子,两个生命之间,共同分享的,第一次,仅仅一次,也是最强烈一次的,身体记忆。

 

黑白化的处理,即兴音乐演奏的陪伴,影像叠化之间的美与节奏,都帮助影像从客观真实抵达了主观体验的真实。这种主观可以自由解读,在我看来,它是包含着一种被理想化的“大爱”的。

 

了不起的是,这种转化是作者有意为之且成功抵达的,闪烁着感受与思考的光芒。

 

在真实对话的基础上,杨宇烨导演带领着观众看见家庭的旧时光。尽管部分素材出于档案性的真实,部分出于作者的想象,但连接起来,反而成功编织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父母亲的世界,它很完整,足以以假乱真。

 

在我的理解,老相机的偏色与光晕也是新世代回望老时代的偏离,作者的行动是在度量、呈现这种偏离。老相机的技术缺憾,粉饰了计算机的运算错误,也使不清晰的不真切的想象有生成的空间。

 

记忆嘛,总是一边掩饰一边创造。

 

美与理想,没有使真实影像素材得到指向明确的转换,但在无意间暴露了一种,代际鸿沟前年轻人的迷茫与无力。作者的创作还只是一个好的开始。

 

把两部作品对比起来阅读,能够带给我的思考是。作品的美感是选择之一,它可以带来真实感,也可以带来陌生感。我们可以有意识的使用它,但这除了需要我们有足够敏锐的知觉本能外,它的基础是,明确的创作指向,想清楚你的困惑是什么,你要传递的感受是什么。倘若都没有,坦诚的勇气,朴朴素素,简简单单,已经足够。


再生



文:吴文光


“母亲影展”第一轮命名“二次分娩”。策展人语,人之自然出生为“生理出生”,若有第两次出生的话,创作是为催生力,可称“精神出生”。

 

我理解,由创作而生的“第二次出生”可为“再生”。这也是何为创作注释之一。

 

“二次分娩”单元第一场露面两部片子,《The River》(作者:许雅婷)、《千年虫》(作者:杨宇烨)都让我读到“再生”感。昨晚映后谈,观者们的反馈也比较多谈到此。观者们即使不同年龄不同背景彼此只是初次线上看片相遇,也还是心有戚戚。

 

昨晚听大家反馈讨论时,和大家共感共识时,我也在想,我要写看片笔记的话,该从哪个方面切入去谈呢?讨论临近结尾,一道门缝出现:材料选择及运用,所谓影片之门撬开之工具。

 

我所推崇的“真实影像”(或称“非虚构影像”)创作奇妙,选择并运用材料(素材)为其关键之一,但这里我感兴趣探寻的并非那种“爆炸”“冲突”的所谓“纪录片好素材”,是来自日常,司空见惯,被众多眼睛一扫而过,但因为作者之运用,这些日常材料被激发产生奇异效能,成为影片的结实构成。

 

我想,区别与那些剧情片绞尽脑汁精心编造,“真实影像”创作的奇妙就在“日常场景与细节的搭建与构成”,所谓创作的绝妙手段——“化腐朽为神奇”也发生其间。

 

《The River》:分娩现场与“再生”贯穿

 

许雅婷这部片子我以为最重要的材料是作者自己分娩现场影像,拿掉这个素材,这个片子可以说“什么都不是”。而手握这段“自己生孩子”素材,选择“水中舞蹈”只是“配料”,所谓“辅佐”,是作者喜欢的一种口味。设想换另一个作者,配以高山滑雪可能是另一种意境,铺垫图像一群乌克兰市民走向持枪俄罗斯士兵(最近发生的一个真实新闻视频)又可能是另外的意味,如此等等,不同画面材料配以,都会是不一样的“再生”暗指。

 

许雅婷片子以“河流”为名,意境为水,流过,流动,流淌,顺流而下,一个生命和另一个生命的连接,所谓“出生”,也为“再生”。所谓“最私人也即最公共”,昨晚映后谈大家的反馈是最好证明。

 

我钦佩的是作者首先敢于使用如此个人私密材料——我的这种“欣赏”可能作者会觉得我大惊小怪,昨晚看作者坦然“自己生孩子”影像毫无“战胜千难万险”表情,我就觉得还是我“太中国”了——反正在我看来,我们经常谈到的,作为一个创作者的勇敢,实际很多时候,“勇敢”首先是面对自己。

 

“勇敢”之后就是考验“智慧”,即这个“私密材料”如何被使用到影片中,所谓手段与处理。这方面昨晚映后谈大家讨论比较多和丰富,这里只提及一点,即影片处理为黑白,可能比较靠近作者想要追求的“生育诗意感”吧。

 

《千年虫》:家庭照与母子对话指向“出生之痛”

 

杨宇烨的《千年虫》片子打开是作者家庭照,由外公外婆开始,再到父母,一张张交替出现,感觉就像生活中经常发生的那种,去到某人家,出于好奇好玩或纯粹打发时间,跟着主人翻看家庭相册,翻一张说一张。杨宇烨片中声音倒不是在介绍照片,是他和母亲的对话(比通常随意聊天要正式并话题集中),母子对话中,我们这些观者知道“杨家两代人”(杨宇烨父母及孩子们)大致“怎么来的”。

 

大致背景是,杨家父母一辈是在90年代落脚东莞“打拼创业”,再至作者杨宇烨“杨家二代”出生长大。母子对话中,吸引观者焦点的是,作者难以忘怀的是“初中痛苦”,母亲叨叙的是,“创业之难之辛苦”。感觉作者意图在追问,一个“不该出生之人”承受“出生之痛”,所谓“千年虫”之一种?

 

可以说这是通常所见“成长之痛”,但放置于“爱拼才会赢”之90年代背景下,如此“成长之痛”变成了“出生之痛”或“时代之痛”的追问。这是杨宇烨这部片子具有的意蕴指向。

 

回过头来说这部片子如何“影像实现”,片子由家庭照和母子对话构成开始,不只是弄个开头(类似“影片引子”),而是一如既往走下去,三分钟,五分钟,十分钟……五十多分钟片子走了一半多依然还是这个。这么干是需要足够胆量的,必须坚定自信这就是“我的影像”。

 

是的,杨宇烨这部片子主旨完全可能还有N多种影像叙事构成,但他选择的这种可称“极简”方式,当观众按下急躁期待“亮点”情绪看下去,慢慢铺设出来的,还真是“无法取代”之叙述。

 

首先是家庭照选择,并非只是普通常见的那种摆拍“合影照”,有不少日常生活的“抓拍”,各种难得的“生活瞬间”(比如杨宇烨母亲柜台数钱,背景是一堆电器的杨父扭过头),一张张如此“生活记录照”顺序滑过,最平常最似乎没什么滋味的日子“倒带”一样重新流水缓缓,“日子的味道”就在其中荡漾开来。

 

与这些家庭照搭建的“声音”——母子对话,听着类似漫不经心、随时发生的那种家庭对话,实则精心组织与构成。映后谈时听作者说,他“求了一个星期”母亲才答应有这次对话,方式是摄像机放在母亲背后,对话是“背对镜头”进行。一种奇怪的对话如此发生在母子之间。我听下来的感觉,貌似随意散漫谈话中透着一种张力。这种“张力”体现在,杨宇烨试图揭开“曾经之痛”,但面对的是母亲的后背

 

最后说句可能是多余的话,如果有上述现场画面的话,是不是就可能是杨宇烨“续片”创作的开始?


(观影映后谈)


母亲影展观影笔记


母亲影展观影笔记① | 开幕片《两个家庭三代女“说母亲”》| 邵玉珍+洛洛朱朱+吴文光




「母亲影展2022」影展团队:

章梦奇、戴旭、张盾、俞爽、刘晓倩、高昂、郭旭宏、胡涛、刘通


 影展缘起: 始于「草场地工作站」周末线上放映,截止目前已经进行到41场,以延展线上放映的可能,母亲影展以「非竞赛」的方式,不以「热闹」为目的,强调「放映对话」,以助推真实影像创作者的「长线创作」,对话不同参与者个体的思考和反馈。期待更多试图通过创作解答当下问题的新作者,以此为契,落地创作。


 影展宗旨: Mother,Mother,just Mother!母亲影展2022(FILM FOR MOTHER 2022)在现实皱缩时刻,发问真实影像要走向他乡还是故乡?我们期许一种像说话、呼吸、心跳一样的原生能力,自由并负重的进行影像表达。藉由真实影像穿过当下生活,逆流照镜存档记忆,影展宗旨为从自我的照亮到众人的照亮,将创作视作生命之车,一生驾驶伴随。——戴旭执笔


 影展排期: 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vek7QaLjQx-Mfw9e9CjL9g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